憑證放大鏡

憑證六大綠色新應用

文:鄭宇涵/台灣經濟研究院

隨著再生能源逐漸成長與國家、企業追求達成碳中和、淨零排放,國際間已有許多企業採取積極行動來因應氣候變遷,未來可預期將會有更多低碳或無碳選擇如:再生能源商業大樓、再生能源電動車、再生能源資訊產品、綠氫、再生能源運輸或雲端服務等,本文將介紹國際間再生能源及憑證導入生產消費鏈案例及作法。

一、再生能源憑證應用於商業大樓示範國際案例

(1)綠色租賃契約(Green Leasing)概念介紹:

綠色租賃契約又稱能源相關(energy-aligned)、節能(energy-efficient)或高表現(high-performance)租賃契約,通常為一種商業租賃契約,商用大樓的房東與租戶對建築在環境上的表現越顯重視,也認為其是在考量商業風險上不能忽略的一部分,在基於房東及租戶對於環境貢獻的共同需求,在租賃契約上讓房東與租戶有一致的經濟誘因及永續目標,其中的附加條款規定了房東和租戶對建築物的環境績效的管理和改善,使得房東與租戶有機會因綠色租約而共同將建物改造成更具能源效率的建物。比起傳統商業租賃合約,綠色租約對房東及租戶更有利,同時也對環境保護有益。

(2)綠色租賃契約個案介紹:

Brixmor Property集團是一家美國公開交易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主要投資購物中心,為大約5000家零售商的房地產合作夥伴。Brixmor將其綠色租約加入採購現地再生能源的要求,以達成2022年擁有15MW的現地再生能源核心永續目標。Brixmor綠色租約協助太陽能設備建置的財務可能性,也同時替租戶省錢。Brixmor的綠色租約首先確保Brixmor可於屋頂上裝設再生能源設備,接著租戶必須要向房東(Brixmor)或房東指定者購買電力,此方式提供了經濟負責且有效地方式購入現地生產的再生能源。

其中Brixmor與一家專為零售房地產業主和租戶提供解決方案的再生能源開發商合作,並已針對15個地點簽定協議,這些地點合計超過12 MW的容量,預計產生超過20GWh的年太陽能發電量,相當於每年清除3000多輛汽車,1600戶家庭使用的電力以及每年超過25萬棵樹木的碳封存。

二、再生能源憑證應用於電動車國際案例

電動載具若搭配再生能源使用將可達到「零溫室氣體排放」,協助達成碳中和。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研究,電動車搭配使用再生能源有四種新興的方法:網路充電(Network Charging)、現地充電(Charging with On-Site Renewables)、託管充電(Managed Charging)及再生能源高峰折扣(Discounts for Times of Peak Renewable Energy Availability)。

網路充電指在區域電網中含有一定比例再生能源,電動車可直接連接充電樁以充取再生能源。EVgo是美國第一家100%使用再生能源的電動車快充網路運營公司,透過購買經Green-e認證的風力和太陽能來完成其充電樁的電力來源100%為再生能源,若無法直接購買經Green-e認證的電力,則購買再生能源憑證(REC)。EVgo於加州購買100%太陽能憑證,其顧客可以選擇會員模式,即每月繳交固定費率,或以每分鐘計費的方式單次參與充電。自EVgo成立以來,已為超過2.82億英里的零排放里程提供動力,減少了114,000公噸的二氧化碳。

現地充電為與再生能源設備結合的充電樁,以太陽能板與充電樁的組合最為常見,由現地的再生能源設備直接提供電力給電動車,多餘的電力存於儲能裝置或進入電網,而充電樁產生的電力可能獨立於該區域電網。特斯拉已公開表示要在2021年底前讓其所有超級充電站有100%再生能源,雖尚不清楚特斯拉將使用什麼方法來達成新目標,但特斯拉營運長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特斯拉計畫為所有超級充電站增加太陽能和儲能電池,且最終大多數的超級充電站脫離電網獨立運作。

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搭配再生能源使用示意圖

圖1: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搭配再生能源使用示意圖

資料來源:electrek.co (2020)

在託管充電的方案中,用戶、公用事業體或甚至是汽車製造商可以排程其電動車充電的時間,在符合再生能源的可用性和電網需求下,同時能滿足充電需求。透過託管充電可以協助平衡區域電網負載,平滑「鴨子曲線」(如圖 2),電動車有機會在該地區用電需求相對較小的時間充電,以降低因大量用電需求而增加石化燃料使用,進而在再生能源生產充足時使用再生能源。太平洋瓦電公司(PG & E)及BMW於2018年共同推出Charge Forward方案,利用BMW的系統平台達成電動車充取再生能源。在BMW的系統平台上會記錄各用戶的充電喜好、預計用車時間及用戶區域公用事業電網的最佳用電時間,只要用戶將電動車連接充電,系統會自動排程充電。此方案中用戶同意每天最多延遲一小時的充電,以更好地充電匹配可用的再生能源,來換取較低的充電費率。Charge Forward方案平均減少32%溫室氣體排放;使每年每輛電動車額外接受1,200 kWh的再生能源,相當於3,500到5,000英里的額外零碳旅行。

託管充電協助平衡電網負載示意圖

圖2:託管充電協助平衡電網負載示意圖

資料來源:BMW Charge Forward Report (2020)

再生能源高峰折扣指的是某些公用事業會提供願意使用再生能源的用戶較優惠的用電費率,像是南加州愛迪生公司(SCE)推出的時間電價(Time of Use, TOU)費率方案,以鼓勵用戶在工作日和週末的非高峰時段進行充電,改變其用電習慣(如表 1)。

表1:南加州愛迪生公司非高峰時段充電優惠方案與一般方案價格比較

單位:
每kWh
非高峰時段充電優惠方案 一般方案
夏日(6 - 9月)
8 am - 4 pm 17¢ 27¢
9 pm - 8 am 17¢ 27¢
冬日(10 - 5月)
8 am - 4 pm 16¢ 26¢
9 pm - 8 am 16¢ 28¢

資料來源: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 (2021),本文章重新製表

三、再生能源憑證應用於資訊產品國際案例

許多國際品牌開始要求其供應鏈使用再生能源生產商品,企業品牌商可以使用再生能源資訊商品來減少其範疇三產品生產製造相關碳足跡,建立品牌環境友善形象並獲取更多具環保意識消費者認同。

蘋果公司(Apple)針對其企業營運及產品生命週期從製造、使用到產品運送及產品的碳足跡做了全面盤查,其中76%的碳足跡是來自產品製造。蘋果公司為了達成其全面碳中和的目標,推出「供應商潔淨能源計畫(Supplier Clean Energy Program)」。蘋果公司雖未指定參與該計畫的供應商應選擇使用何種潔淨能源,但鼓勵供應商應建立自己的再生能源採購或發展策略(圖 3)。截至2021年3月底,蘋果公司全球有110多個製造夥伴以100%再生能源生產蘋果的產品,其中有近8 GW的潔淨能源計劃。

蘋果公司供應商認定使用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圖3:蘋果公司供應商認定使用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Supplier Clean Energy 2021 Program Update”, Apple (2021)

四、再生能源憑證應用於綠氫零碳排國際案例

綠氫是指以再生能源產製的氫氣,其可為能源的載體,可應用於交通、工業、暖氣設備等等不同用途。目前生產綠氫最成熟的技術是由再生能源驅動的水電解。國際再生能源署(IRENA)出版「綠氫:政策制定指南(Green hydrogen: A guide to policy making)」統整了核發綠氫或低碳氫來源證書的方案。其中CertifHy 已發布了綠氫及低碳氫來源證書 (Green Hydrogen Guarantee of Origin),來自工業和運輸業的氫氣消費者可以間接使用再生能源,並透過購買綠色或低碳氫來源證書來減少溫室氣體足跡。與一般灰氫相比若該綠氫產製過程中減少60%溫室氣體排放則可以核發CertifHy 證書,又若該氫氣是100%再生能源所製可得到「綠氫」的證書,其餘則獲得「低碳氫」的證書。

CertifHy 綠氫證書項目將召集利害關係者共同製定歐洲範圍內綠氫的通用定義,制定可在歐洲部署的綠氫證書計畫及其實施路徑圖,目的是藉由位於法國、荷蘭、比利時及德國的綠氫證書計畫的試點示範,展示遍布歐洲不同製氫途徑,並建立利害相關者平台。該項目將定義該計畫在整個綠氫證書生命週期中流程和程序的管理:從審核製氫廠、對綠氫或低碳氫生產批次進行認證、發行、交易及證書註銷。

綠氫製造與用途

圖4:綠氫製造與用途

資料來源:Colruyt group (2019)

五、再生能源憑證應用於綠色運輸國際案例

國際上公共運輸使用再生能源驅動的趨勢漸起,歐盟許多國家承諾採購再生能源用於驅動其電力火車,企業可以使用此模式減少其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三商務旅行及員工通勤、產品運輸配送的碳足跡。

德國國鐵(DB)承諾擴大採購再生能源規模,2020年DB約61%以再生能源驅動,DB計劃到2030年將成長到80%使用再生能源,2038年後DB所有運輸將100%以再生能源驅動。2019年由DB子公司(DB Energie GmbH)與RWE Supply&Trading和innogy SE共同簽署德國首個離岸風力發電購售電合約25MW,主要從離岸風場(Nordsee Ost)提供再生能源,並於2024年開始供電,自2024年起,德國鐵路將使用綠色電力來運行氣候友善火車。德國國鐵由於對於政府的2030氣候行動方案計畫做出相對回應,其標普全球評級從AA-提升到AA。

六、再生能源憑證應用於網路資料中心綠色運算國際案例

全球資料中心數量迅速成長,其所消耗的電量也隨之增加,2020年約有800萬座資料中心共使用約2,000億度電。隨著未來社會需要靠更多資料運作,不斷增加的資料中心將推升資料中心整體能耗,資通訊領域已開始使用再生能源電力。

Google致力在所有數據中心,打造全天候無碳能源(carbon-free energy)供應,目標2030年達到零碳電力資料中心和辦公室。Google已與美國中西部再生能源追蹤系統(The Midwest Renewable Energy Tracking System, M-RETS) 及丹麥電網運營商(Energinet)合作,研發更複雜的綠電購買模型:時間能源屬性憑證(Time-based Energy Attribute Certificates, T-EACs),目標每小時檢視並比對再生能源憑證與用電量,強化減排行動。目前Google和美國其他大型能源買家所採用的系統,大部分是每月或每年計算再生能源憑證,未來若透過T-EACs追蹤一個月中每小時的數據,使消費者準確地了解其能源來自何處及在任何給定時刻的碳排放量,提供更詳細綠電數據、擴大減碳進展,有助於了解企業更準確的洞察並解決其碳足跡問題。

參考資料: